穆志庆创作《欢喜自在釉下彩天球瓶》 作品展示 阳泉市“匠心铸魂”砂陶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平定县第五届紫砂·陶瓷行业技能竞赛现场 闭幕式现场 一件砂陶器,捧砂沉淀千年历史;一场竞赛,陶土凝聚勤劳创新精神。工匠 平定砂始于秦、捧砂瓷源于晋、陶土紫砂产于宋,工匠有上千年的捧砂制陶、制瓷和砂器制作历史。陶土2023年,工匠平定砂陶专业镇获评我市首批市级专业镇,捧砂在一代代人的陶土传承和创新中,砂器、工匠陶瓷、捧砂紫砂制作技艺不断发扬光大。陶土 11月9日,工匠阳泉市“匠心铸魂”砂陶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平定县第五届紫砂·陶瓷行业技能竞赛在山西平定亮晶晶砂锅有限公司闭幕。 泥土中脱胎,雕刻中留韵,窑火中淬炼,闭幕展览的展柜上,荷叶形状的供盘、竹节形状的砂壶、精巧绝伦的瓷瓶……浓缩着平定砂陶文化的千年传承与发展。 摆在首位的作品是《供春提梁》,它的壶身仿若古老的树干,柳枝样的壶把,从壶身“长”出,弯曲而有力。一旁,还有两个“树桩”杯子,小巧而精致,上面的每一道纹理仿佛是大自然亲手雕琢的。 “这件作品是我精心设计的,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荣获紫砂组第一名的参赛选手王耀昆捧起自己的作品,向大家介绍着。 王耀昆出生在平定县冠山镇宋家庄村,在身边人的影响下,从小就对砂陶制作充满兴趣。19岁刚毕业,王耀昆便进入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开始学习制作砂陶。8年来,王耀昆对砂陶的热爱,从未间断。其间,她参加了各式各样的比赛,每一次比赛都会带给王耀昆新的灵感。她说:“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每一次参赛都能遇到很多高手,与他们同台竞技、交流心得,会有新的收获,这次比赛能取得第一名,是对自己多年来努力的肯定。你越了解砂陶,就越会爱上砂陶!” 砂陶艺术,是一门融合了自然、人文与情感的技艺。它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创造,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每一件砂陶作品,都承载着创作者的情感和故事。 “我学习的是美术专业,是跨行来到砂陶行业的。”谈起学习砂陶的经历,穆志庆打开了话匣子。大学毕业后,他带着对平定砂陶历史的仰慕回到家乡,逛遍了平定县的砂陶制作地,实地了解砂陶的特质和制作技巧。一次偶然间穆志庆认识了张文亮大师,在张文亮的影响下,他深深喜欢上了砂陶文化、砂陶制作。 这次穆志庆凭借《欢喜自在釉下彩天球瓶》荣获了陶瓷组第一名的好成绩。《欢喜自在釉下彩天球瓶》通体白色,上窄下宽,瓶身成球状,绘有“弥勒佛”的形象和“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的字样。穆志庆说:“创作这个瓶子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一颗宽容心,实实在在做事,每天都能欢喜自在。” 展技能工匠风采,赋平定砂陶新韵。讲好砂陶故事,用砂陶记录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将传统的砂陶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是每一位工匠的责任。 “砂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了万千姿态,而匠心巧手,与发扬砂陶文化的初心,却从未改变。如今,随着穆志庆、王耀昆等一批年轻人的加入,不仅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创新,更让砂陶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辉。 一捧泥土,揉捏泥料、裁泥制作、执“笔”挥洒、精描细画、淬炼成器……千年砂陶文化在这场比赛中“活”起来、“亮”起来、“热”起来,成为更多砂陶从业者和爱好者的“诗和远方”。张子煜/文 刘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