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百家争鸣 谁是下一个先锋领跑者? 本章共85331字,
更新于: 2024-12-16 14:37:47
导读:当下如火如荼的智能争鸣曲面屏,人工智能电视,电视VR电视是下个先锋
正确的创新路径吗?技术创新百家争鸣之下,谁将成为最后的领跑被”独尊“的”儒术“呢?
智能电视自2012年发轫至今,产品创新上一派欣欣向荣的智能争鸣气象,分体式电视,电视3D电视,下个先锋曲面屏,领跑VR电视,智能争鸣人工智能电视等等,电视可谓是下个先锋同一个电视,不同的领跑卖点,卖点不同,智能争鸣最终体现的电视是产品战略上的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路线,下个先锋主要是迫于市场竞争,而错位竞争无疑有利于构建自身护城河。但是创新所构造的差异化是最难以琢磨的,技术有着固有的发展周期,很难短时间跨越式发展。因此,不少所谓的创新,更多的属于噱头或者技术自嗨。在营销驱动下,煊赫一时,可很快便在市场中归于平寂。比如近几年智能电视的发展之路,分体式电视,3D电视,浮华褪尽,很快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当下如火如荼的曲面屏,人工智能电视,VR电视是正确的创新路径吗?技术创新百家争鸣之下,谁将成为最后的被”独尊“的”儒术“呢?
VR电视:打酱油式的技术自嗨 继3D电视之后,VR电视和AR电视成为2016年炙手可热的电视概念,目前看来,VR、AR电视或将重蹈3D电视的覆辙。
从目前来看,涉足VR/AR的电视厂商基本上走了两条路,一条是
标榜自己的电视本身就是VR或AR电视,而另一条则是在自己的系统中设置VR专区以最小的成本来满足用户的好奇心。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两条路都没有走通。
先说第一条路。市面上出现了不少VR电视,但是笔者经过实际体验发现,所谓的VR电视实际在应用上依旧还是靠附带的暴风魔镜来实现,与电视本身完全处于一种“割裂”状态。行业内的人,都表示不看好VR电视。比如小米电视,去年9月份,小米电视发布前夕,人们传小米新品发布会将要发布VR电视的时候,小米电视负责人王川在微博上表示:有些朋友猜测小米27日会发布VR电视。说实话,他们讨论过。结果有人说,那不就是一个噱头吗?大家就放弃了。小米公开打脸VR电视。
而所谓的第二条路,看似是一个“成本低、见效快”的办法,硬件上借助VR眼镜,内容上,实际上也只是提供了一些房产、旅游、教育等质量并不是很高的周边应用,同样不可能为我们的实际体验带来多大的帮助。
当然,这时候有人该说了,技术应用前期,总是难免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不能因噎废食。这个观点不假,VR电视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比如沉浸感,是普通智能电视所难以提供的。但是技术不成熟,第一批“吃螃蟹”的用户在体验上将面临着很大“体验成本”。毕竟硬件产品不像软件一样,可以采取MVP(按照常规的开发方式,从调研、到设计、到开发再到推向市场,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很难有人会保证成功率。但当换一种方式,以MVP进行小样调研,快速进入市场、接触客户并得到反馈。透过反馈不断修改原型,并进行不断地的迭代开发,极大减少了试错成本。),软件可以先推出demo版本,后期系统再自动升级,可硬件不能,如今VR技术尚未完全成熟,面临着很大的硬伤。后期改进的话,用户要想升级体验只能换硬件,首次体验VR技术的成本过高。
除此之外,电视作为一种家庭的娱乐工具,虽然在观看效果上面比不上VR设备,但是却能增进一家人之间的感情,拉近一家人的距离。电视节目显然已经成为了众多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是单纯的VR设备一体机所难以取代的。由此看来,至少在短时间内,VR设备要全面取代电视的可能性并不是特别大。
技术不成熟之际,VR技术便被厂商应用到智能电视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销量驱动,智能电视市场增量有限,只能靠增加新的功能,来刺激销量。
在志刚看来,厂商跟用户都没必要慌着推广VR电视,当智能电视硬件进化能够完全承载软件的功能需求时,包括VR、AR在内的任何一项技术的加入,对于智能电视来说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关键是某些技术能不能得到多数用户的认可,从而成为未来电视的标配。
曲面屏技术:派别林立,可终难托起市场大潮 近年来,曲面屏电视也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三星引导的这股潮流之下,海信、TCL、创维等国产厂商纷纷推出曲面电视,价格亦在不断下降,从万元级降到数千元,曲面电视相关行业标准亦开始出台。
曲面电视在宣传上常常很多“卖点”,例如因为屏幕保持了与眼球弧度接近的曲率,因此曲面电视更符合人类眼球的生理构造,进而更具临场感,其与IMAX巨幕电影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客观而言要达到这样的临场感,屏幕大小必须要达到“巨幕”的尺寸,而这样的大小在电视上肯定无法实现,这样的宣传有“噱头”之疑。
业界对于曲面电视究竟是不是新技术一直有所争议。曲面电视的实现原理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曲屏,即通过外力使LED屏幕变形进而形成曲面;另一种则是原始曲屏,OLED等屏幕本身具有较强的柔性。现在市面上主流曲面电视使用的是LED曲面技术,即原始曲屏,两种技术都非常之昂贵。
每一派之下,总有不少厂商站队,QLED和OLED屏幕之间的“技术之争”实质上是三星和LG两家厂商以及两家厂商背后的电视厂商、面板厂商等两大供应链阵营之间的斗争QLED阵营这边包括三星、TCL、海信这样的巨头,而OLED阵营则是包括LG、创维、长虹等。
尽管派系林立,但是终难托起市场大潮。其实,曲面电视从一出生就备受争议,当年和三星一起刮起曲面风的LG很早就弱化了曲面的概念。甚至有一些彩电厂商从一开始就不认可曲面电视的发展前景而不推曲面电视。创维行政总裁刘棠枝曾炮轰曲面液晶电视是彩电技术的倒退,并认为曲面电视难成大市场。夏普前首席技术官兼执行副总裁Shigeaki Mizushima也表示过:“不是我们做不出来曲面电视,只要我们想做已经能做出来了,但是曲面的价值是什么?”他当时表示,夏普不会考虑做曲面电视,并将避开这种竞争趋势。
自从有曲面电视以来,IHS就一直不看好曲面电视的市场潜力。今年年初IHS一份报告预测,全球曲面电视出货量份额将从2016年的3.9%上涨到2017年的5.0%,达到巅峰,但2018年之后出货量份额会逐年下滑,2020年将跌至3.7%。
在志刚看来:曲面是一种设计概念或者时尚概念,有些人觉得很好看,但是曲面电视并没有给用户带来实际的价值。这就像颜色一样,有的时候流行香槟金,有的时候流行黑色,也有的时候流行蓝色,时尚、流行的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从市场角度分析,曲面电视2017年或者2018年上半年就会达到它的顶峰。拿今年来说,是人工智能电视的元年,各大厂商均在力推人工智能电视,在春季新品发布会上,除三星外,几乎不提曲面概念,长虹等曾经是曲面电视的主力厂商今年甚至没有曲面电视新品。
曲面电视是过渡性产品,电视最终的发展方向是超轻薄。以OLED电视为例,现在主推OLED电视的厂商基本不生产曲面电视了,绝大多数是直板电视,而且朝着壁纸电视方向发展,厚度只有两三毫米。从短期来看,2017年和2018年曲面电视在国内市场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从长远来看,曲面电视会和3D电视一样,逐渐淡出市场。
人工智能电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当下最为火爆的两项黑科技,无疑就是VR与AI,虽然两者都属于起步阶段,在用户体验上都有硬伤,但是在技术未成熟之际,笔者不看好VR电视,个中缘由上文已经分析,VR技术属于硬件,用户更新成本过高,但是AI技术不同,其属于软件,后期体验升级,系统自动升级,用户根本无需考虑更换。
不仅如此,智能电视较传统电视而言,最大的改进之处不是外向化的联网,而是智能,人工智能作为智能硬件的人更高维度,对智能电视的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如我们所知,未进入到智能时代,电视就是纯硬件,遵循着很传统的经营思维,只能靠差价赚钱,再无新的赢利点,进入到智能电视时代,接入互联网,硬件之外,还可以靠增值服务收费,还可以卖广告,赚取之前电视台才有的广告收益。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电视的最具价值前景的,客厅经济的承载者,甚至是家庭物联网的入口,智能电视还不能完全胜任。如今智能电视无论如何修正定义,其基本的应用场景基本仍局限于“家庭娱乐”,但当人工智能全面应用于电视之后,电视将成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中控中心”。
比如,用户的语音可直接作为ID被系统储存,操作系统延伸可实现语音的多场景多智能控制,比如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等,都可以由电视为圆点做延伸。
人工智能电视目的是指向整个家庭生活智能领域,而不仅仅像是智能电视简单提供影视服务而已。此前传统硬件电视和此时的智能电视,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仍未得以全面施展,而以人工智能语音为切入,意味着整个电视行业将全面推向了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而这也正是,从智能电视到人工智能电视的从0到1的飞跃。
尽管人工智能电视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风险(软件更新成本低),扩大电视厂商的商业想象空间(物联网,家庭互联),但是人工智能电视也面临着不小的难题。目前的人工智能电视貌似比拼的只是云端数据库的大小以及反应快慢程度,甚至还与你家网速有关(断开网络是不可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同时人工智能电视对深度语义上的理解非常薄弱,只能通过一些关键词来识别语义,并且一些问题在变换语序后往往不能识别,技术难题将一直是困惑着用户使用人工智能电视。
铁打的内容,流水的技术:内容,系统或成永恒战场 细品智能电视发展这几年,VR电视、人工智能电视、3D电视等层出不穷,只要是有新技术,都会被应用到电视中来,可是没过几年,该技术便不再被人问津。对于厂商来讲,新技术火爆,可以刺激销量,为用户增添一个购买理由,等技术红利消退,自然会被束之高阁,市面上再出现新技术,又会成为厂商手中的小红旗,用以揽客。
可以说技术是流水的,唯一不变的铁打的是内容。而且像所有行业一样,赢件成熟之后,硬件就是个载体,是个媒介,真正对用户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容。互联网电视玩家想要在业界突出重围,与其花费大量功夫来做硬件,还不如好好琢磨一下用户的观看偏好、推出迎合用户口味的内容,在观看体验上做一些优化。这些反而更有意义。
我们以美国的公司Netflix为例,近日,Netflix股价暴涨如今其市值已经超过了800亿美金。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行业的霸主,却不生产电视,只提供内容。Netflix发布了第二季度业绩,该公司新增了520万付费用户,营收更是同比增长32%达到27亿美元。如今其本土付费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海外付费用户也高达4800万。可谓是对内容重要性的真实写照。
另外,内容的丰富性可以增强用户粘性,提高开机频次,智能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另一大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电视的单向的,不可交互的,而智能电视与网络连接,可以采集用户数据,成为家庭物联网的大数据库,也是智能电视厂商新的赢利点。
内容服务归根到底是信息价值最大化利用。和手机终端一样,当不同的人用电视实现了自己不同的需要,并且花在其上时间越来越多时,证明其对用户的信息价值越大,也就有着越多的信息增值的空间。
智能电视商业服务最后的落脚点,最后则是用户直接变现过转卖给可以变现的广告商。一个最好的服务,则是让所有人都获得好处,用户获得服务价值,终端获得广告费,商家获得用户。
另一方面,智能电视引入所谓的黑科技,这些流水的概念,不如扎实做好操作系统。我们以智能机为例,尽管市面上出现了不少唱衰苹果的文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与未来,国产手机依然无法跳脱出系统限制来做整体的优化与创新,软硬件优化的脱节导致国产手机在软件体验环境与苹果的iOS系统体验始终有着差距。
在硬件上,苹果电池不耐用,容易自动关机,同等价位段来看,苹果的硬件配置也绝非最高,但IOS系统完善,很多苹果的忠实粉丝,多年来一直用苹果产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苹果的操作系统。
对于智能电视来讲,系统同样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目前,Android操作系统是智能电视比较主流的选择,包括TCL、康佳、创维、索尼等彩电厂商都推出过Android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常用的操作系统还有Windows系统,它因其庞大的用户群和强大的兼容能力,是目前全球最主流的操作系统,也被彩电厂商在智能3D电视新品中广泛采用,长虹等智能电视主要采用了Android系统,外资品牌部分采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TCL则同时采用了Android+及Windows双系统。
不止于有Android与Windows操作系统,松下旗下有火狐操作系统, 三星有智能中心与Tizen,LG配备WebOS,可以说智能电视的操作系统种类丝毫不逊色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如今各大操作系统各有利弊,并未向手机操作系统一样,有明显的优略,加大智能机厂商提升操作系统的流畅性在未来越发成为核心竞争力。
因此,对于智能电视厂商而言,创新路径百家争鸣,最后能“独尊儒术”的不是流水的技术概念,这些只能逞一时之能,典型的“术”,唯有打造良好的操作系统,持续不变的独家内容,才是最终的“道”,才是最终被”独尊“的“儒术”。
本书首发来自成都索客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